喀什机场组织召开环境卫生协调会
他是在2014(第十二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作如上表述的。
丁仲礼告诉记者,由于自然天气因素和人为污染物排放的共同作用,民众应该有个思想准备,消除或大幅度减少雾霾天气,需要较长时间,至于何时能彻底解决,现在讨论答案还为时尚早。当然,还要在政府高强度治理下进行的。
丁仲礼对此解释说,由于北京一周都没有北风,却出现了少许南风的反扑,这导致整个城市的污染物难以扩散,甚至还将北京南部的污染源吹了进来。马年伊始,中国再度遭遇较大范围的雾霾侵袭,中央气象台数次发布黄色预警,许多城市发生重度污染。如果国十条能够彻底得到落实,控制好煤炭、汽车两个主要污染排放源,硫化物、氮化物、微尘等总量就会降下来,污染天气的强度和频次也会相应减弱。北京上星期的糟糕天气,大家都心忧如焚,这种天气过程,科学界有一个词汇称之为超长静稳天气。由于人口、工业的密集,能源消耗的高强度,这个区域仅单位面积的污染物排放就堪称世界冠军。
作为长期研究环境变化的专家,丁仲礼给出治理雾霾逼近拐点的理论依据来自去年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后,多个城市的减排力度持续加码。但丁仲礼强调,能彻底治愈雾霾困扰并非一剂药方就能产生疗效,这注定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中科院实施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先导专项,就是为了给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灰霾治理依据,目前已在国内设立了40个气溶胶化学观测站点,其中在北京及周边就设立了8个站。
我们专项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即使一般认为的北京市机动车贡献PM2.5的20%至30%也可能存在低估现象。交通排放对PM2.5的贡献到底有多少?造成雾霾的最大元凶究竟是尾气还是燃煤?科学家们对此意见也存在分歧。贺泓表示,专项组专家经过研讨认为这种方法通过获取外场观测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解析,由于数据采集站点和时间段不同,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往往不能排除有多种解。论文指出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不足4%,未包含机动车排放的气体污染物形成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
王跃思说,PMF分析对样品数据量有要求,分析的样品量太少,得出的结论也会有较大的偏差。考虑到这一点,即使采用该论文的数据,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也会超过10%。
据了解,张仁健的研究采用的是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这也是目前对PM2.5源解析的主流方法。结论的可靠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将不确定性控制得更小。贺泓介绍说,根据北京市环科院关于北京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机动车排放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42%和32%。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最近一篇研究论文称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引起社会热议。
一次来源是指污染源直接向大气中排放颗粒物。结论的较大差异主要来源于PM2.5成分的时空分布多变性、采用的方法、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等多方面原因。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说。二次来源则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如NOx、SO2、NH3、VOC等)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的颗粒物,如硝酸盐、硫酸盐、铵盐、二次有机气溶胶。
王跃思的课题组曾于2009年至2011年对京津冀区域PM2.5化学成分分析进行了两年平均状况的研究,同样采用PMF方法的源解析结果表明,汽车及相关产业来源的贡献从10%到50%不等,平均约占30%。氮氧化物和VOCs不仅能够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O3,同时产生二次硝酸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所以是PM2.5的重要来源。
其实这应该是比较保守的数字。科学家们表示,对于PM2.5二次组分的形成机理和来源解析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
我们希望实现对北京地区大气中PM2.5来源进行动态源解析,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将更加准确可靠,我们希望在2014年底能够得出一个更加科学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该论文没有对PM2.5的二次组分进行来源分析。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与一次来源相比,二次生成的组分在PM2.5中占有更大的比重,超过了一半,并且在灰霾发生时比例更高。来自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专家们专门对此进行了研讨,认为尽管目前尚没有一个机构能给出PM2.5源解析的确切结论,但4%这一数字显然被严重低估了,城市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不容忽视。王跃思表示,其课题组的研究是基于北京周边8个气溶胶化学观测站的数据,且达到92%的解析度,也就是说只有8%尚未找到来源,是不确定的。
据其了解,张仁健的研究数据仅基于一个站点,且未解析的部分超过40%。目前我们对PM2.5中二次组分的来源还无法进行直接解析,因此,对于机动车对灰霾形成的贡献存在较大的低估现象。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陈晓峰表示,PM2.5源解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科学研究允许不同的声音。据介绍,关于北京市PM2.5的来源解析结果,国内相关研究单位,包括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其他课题组,都发表过各自的研究结论,机动车的贡献一般认为在10%至50%之间,多数认为在20%至30%之间。
据介绍,大气细粒子PM2.5可分为一次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源(二次生成)企业环境信用等级分为环保诚信企业、环保良好企业、环保警示企业、环保不良企业4个等级,依次以绿牌、蓝牌、黄牌、红牌标示。
《办法》包括四方面内容。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监理、社会监督4方面21项。包括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地方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监控企业,重污染行业内企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内企业,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总量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上一年度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上一年度被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挂牌督办的企业。针对不同环境信用等级的四类企业,《办法》规定了相应的激励性与约束性措施,旨在促进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快建立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推动环保信用体系建设。
四是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具体措施。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环保部门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通过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这一直观的方式,向公众披露企业环境行为实际表现,方便公众参与环境监督。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指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际表现,进行环境信用评价,确定其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开,供公众监督和有关部门、金融等机构应用的环境管理手段。记者2日从环保部获悉,环保部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指导各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约束和惩戒企业环境失信行为。
一是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的职责分工。二是应当纳入环境信用评价的企业范围。
《办法》还规定了实行一票否决的14种情形,即在上一年度,企业有未批先建、恶意偷排、构成环境犯罪等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直接评为环保不良企业(红牌)。三是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等级、方法、指标和程序。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环境信用评价,其他参评企业的环境信用评价的管理职责,由省级环保部门规定。同时,相关部门、工会和协会可以在行政许可、公共采购、评先创优、金融支持、资质等级评定、安排和拨付有关财政补贴专项资金中,充分应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共同构建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解决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的不合理局面。
还可以帮助银行等市场主体了解企业的环境信用和环境风险,作为其审查信贷等商业决策的重要参考。环保部门也可以委托有能力的社会机构,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
四是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具体措施。环保部门也可以委托有能力的社会机构,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指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际表现,进行环境信用评价,确定其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开,供公众监督和有关部门、金融等机构应用的环境管理手段。三是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等级、方法、指标和程序。